交通安全講座 講師:高齡駕駛人視聽覺退化 行車安全值得關注

〈陽明老人公寓 高齡者交通安全宣導講座〉

〈黃鈺真講師:高齡駕駛人視聽覺退化 行車安全值得重視〉

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8月21日舉行高齡者交通安全宣導講座,交通部路老師、台北市交通局交通安全守護團黃鈺真講師指出,根據統計,國內交通事故死亡人數,平均每4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高齡者。經建會預估2050年,台灣65歲以上老人將占總人口30%以上。因此,高齡用路人的交通安全已成為重要課題。

黃鈺真講師指出,106年交通事故死亡案件,共計61件65人。台灣地區2011年老年人口已達10.8% ,台北市早在11年前(2004年)已達10.9%,2014年時達14.08%,正式邁向高齡社會(aged society),65歲以上老人所占比率為六都之最。

高齡駕駛人因為視、聽覺及資訊處理之認知功能與運動反應能力的自然退化,或因疾病造成特定功能障礙,使得駕駛汽、機車變得困難且危險。因此養成自我健康評估習慣或透過親友從旁協助進行評估,對高齡者的駕駛安全非常重要。

   黃鈺真講師表示,高齡駕駛人視、聽覺退化,不易聽到高頻率之音調及分辨音調之差異,對於外在交通環境之聲響感覺能力降低。由於視覺90%以上的交通資訊是由視覺接收,高齡駕駛人容易產生下列變化,如:視力與視野範圍降低、對眩光敏感及夜間視力退化、容易罹患白內障、青光眼或糖尿病引起視網膜病變等。

其次是認知能力退化,高齡駕駛人除了視、聽覺退化外,仍需要注意認知能力的退化,例如:擷取與處理資訊能力退化、短期記憶能力退化、注意力集中能力退化、空間方向感退化。

協調反應能力退化也是個問題,黃鈺真講師表示,高齡駕駛人因感覺、認知與運動能力均退化,對於複雜的外在刺激與情境,所需反應時間較長,一般而言,70歲以上高齡駕駛人反應時間比一般青壯年駕駛人多了約45%~65%,也就是一般駕駛人的平均反應時間為1.5秒,高齡駕駛人較長,需要2.2秒~2.5秒之間。

    其他不利影響,高齡駕駛人除了上述退化因素,導致駕駛安全性下降外,以下不利駕駛的因素,高齡駕駛人也要特別注意:1、高事故風險疾病慢性疾病:如帕金森氏症、失智症、關節炎等。急性發作或失去知覺:如癲癇、糖尿病(需胰島素治療者)、心臟疾病、中風等。2、負面情緒:如生氣反應,害怕自己處於困難的環境而不知所措、注意力不集中產生失神反應。3.酒精及藥物造成感覺、認知、判斷及反應能力降低影響駕駛安全的藥物:如助眠藥、止痛藥、咳嗽藥、感冒藥等。4、老化導致睡眠週期改變,白天疲勞打瞌睡、夜間失眠。

黃鈺真講師特別強調,高齡者化社會正式來臨,成為重大的交通議題,所衍生的現象與問題也逐漸浮現,講座之探討分析與防制作為,僅占高齡者議題的一部分,迎接及面臨高齡化社會,是項重大的社會改造,必須逐一解決改善,期待透過各個階層領域集思廣益,共同來打造高齡友善城市。